發布時間 : 2010-08-25 18:19:36 來源 : 金站網 瀏覽次數 :
在《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出臺的討論中,陰謀論、損益論都是局限的,更應該看到的是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第一輪互聯網熱潮后,新興的商業主體、模式、流程被建立起來,并在短短十幾年內改變了社會運轉方式。慢慢地競爭者也不再能夠樹形發展,而更像一個剛剛爆炸后的星云,中間耀眼而危險,邊緣模糊而混亂。第三方支付領域就是最為典型的一朵。
鏈接:根據易觀國際的統計,2009年互聯網支付市場中,支付寶和財付通憑借淘寶和QQ兩大平臺占據頭兩把交椅,分別拿下52%和24.7%的市場份額;而依托銀聯的ChinaPay(銀聯電子支付)以7.0%的市場份額尾隨其后;在剩下不到20%的市場里,除了快錢、環迅支付、易寶支付、首信易、網銀在線這幾個主要玩家達到了個位數的市場占有率之外,其他的300多家支付企業市場份額加起來才1%左右。
6月21日,在這個行業參與者面前,存續與消失之間出現了一條清楚的界限。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標志著這個產業缺乏監管局面的結束。
同時,這種反應也表示監管層對互聯網對新生態巨大影響的態度——遲緩,但絕不會視而不見。這種確定性,是有益處的。
7月10日,支付寶宣布與意大利奢侈品網站“拉斐爾在線”合作,Gi、Prada、Armani、 Versace等奢侈品牌將能在該網站支付人民幣直接購買。
網購要便宜20%,于是很多網站開始開發中文主頁、用人民幣標注產品價格……這次是選擇人民幣結算,并且承諾用專業的國際物流可以讓你在幾天內收到貨品,并且60天內無償免費退款。對于這種國外的購物平臺來說,要讓沒有安全感的他們打破最后一層隔閡,只能用“正規軍”的身份。
這一點,在《管理辦法》出臺前,一直是中國第三方支付的痛處。我國金融系統森嚴的體系,一直沒有給其任何認定。“這讓很多跨國公司不敢與其合作,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一位跨國服裝企業的海外總裁說出自己的擔憂。
即便是這個領域的頭號公司——支付寶,也在焦慮。業內人士表示,“從政府角度看,大額資金長期游離于金融體系之外,將面臨非法交易、違規、洗錢等一系列問題,所以國家必須要將其納入金融體系監管范圍之內;而從支付寶角度看,過去擔心的政策不明朗所導致的業務發展、投資、上市等問題,將隨著《辦法》的出臺而大體化解。”
這一紙公文,讓這個政策真空地帶首次得到官方承認,業內討論已久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制也塵埃落定。雖然,一些人比較悲觀,這也意味著史無前例的大清洗。但是從長遠看,這種大清洗只不過是比野蠻生長狀態下提前了一段時間罷了。
縱觀《管理辦法》,其合格性要求包括:反洗錢、業務設施、組織機構、制度和風控、場所和安保等,具體要求等待《實施細則》的發布。支付寶、易寶、快錢等多家國內第三方支付企業均表示,這些要求不難達到。不過,有統計認為,全國300多家支付公司有一半的注冊資本的門檻。
《管理辦法》明確規定擬在全國范圍從事支付業務的,其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億元,擬在一省范圍內從事支付業務的,注冊資本最低為3000萬元。
從筆者看來,設置準入機制也無可厚非。第三方支付的盛行基礎在于信任,網絡社會普遍對“先予賠付”的條款的事先認同(這要歸功于支付寶的多年經營)。如果你連這個門檻都達不到,如何承擔相應的責任?
中國的在線支付服務行業一直呈冪次增長,但是,在線購物和支付的比例仍遠低于美國和日本等市場。有分析師認為,這一差距是由于缺少安全的支付系統。隨著監管和監督更清晰,消費者的信心有望逐漸增強。這意味著整個市場的膨脹前景。
不過,必須直視的是,在這個領域里的中小企業可能會度過相當困難的一段時間。最理想的是融資或追加投資,申請支付許可證;其次,可能被兼并;再次是在灰色地帶,繼續維持;最壞就是關閉。其中,前兩種可能是符合市場發展大勢。
整個行業可能會面臨短期的相對集中,支付寶、財付通之類的行業巨頭可能會得到更優勢的地位。這可能會造成一時的創新真空,但是政策一旦明確,更多的游戲參加者的素質也會得到很大提升。長遠看來,競爭依然會存續以保持整個行業的新鮮。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頒布后,行業內也是一片哀鳴。目前經過電總局批準,全國已經有超過180家互聯網站和單位獲得了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另一個受到關注的政策與上述《管理辦法》意義相關。7月1日起,《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稱《辦法》)實施。《辦法》規定,通過網絡從事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的自然人,需向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的經營者提出申請,提交姓名和地址等真實身份信息,但不強制要求辦理營業執照。這意味著,網上開店正式進入“實名制”時代。
利用業余時間開網店已成為都市白領、自由職業者的賺錢方式。據某網站監測顯示,截至2009年6月,已有超過50萬人在該網站開店。調查發現,多數網民支持網店實名制,而網店實名制后可能產生的稅收問題則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實際上,這種“實名制”一直為主流電子商務平臺應用,這則政策的出臺其“定義性”意義更強。但是對于“稅收”問題,相關部門聲稱,至少在短期之內不用憂慮。即便是“收稅”也是情理法之中的,電子商務的長遠發展也不應該建立在上千億營業額的“免稅”基礎上。
可以預見的是,更多針對網絡社會的政策會陸續出臺。但是這種注意能否帶來合理的監管,而非單純的收費與管制,還得看具體細則的制定與實施情況。能肯定的是,中國互聯網原始野蠻的生長時代已經遠去,取而代之的是理性、資本、創新相結合的商業模式的勻速膨脹。
以韓國為例,從2005年推行實名制以來,韓國所有電子交易網站均已引入實名制。網站要求注冊者填寫居民登錄證號碼進行即時認證,偽造的號碼將無法通過全國聯網的身份驗證系統。通過這些真實的身份信息可以追蹤到每一個注冊者的最新居住地址和手機號碼。除推行實名制以外,還成立了電子商務監督機構來監管網絡交易,事先對網店進行信用分級管理,事后處理消費者舉報、調解投訴。該機構按照網店的交易量、遭投訴情況等25項指標,將所有網店劃分為零至三共四個信用等級,提示消費者。對于從事欺詐的網店或網站,會以最快的速度將其關閉,而對于一般性投訴,則會予以調解。
第三方支付歷史
1999年,由北京市財政局資金管理分局等6家股東出資成立了信易支付(前身為“首都電子商城”),成為國內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一年后又誕生了銀聯電子支付(Chinapay)和上海環迅支付。
2001年,中國互聯網泡沫破裂,這個剛剛萌芽的行業也步入寒冬。
2003年,非典的肆虐,電子商務的爆發,涌現出了大批的第三方電子支付公司。阿里巴巴推出了C2C平臺淘寶和支付工具支付寶,用擔保交易的方式解決了交易雙方的信任問題。
2004年,淘寶網交易額就達到23億元,是2003年國內網購市場總規模的兩倍以上,支付寶也脫離淘寶,成為一家獨立的公司。
2005年,馬云喊出“電子支付元年”的口號,騰訊旗下的財付通也加入戰局。
5年后,中國互聯網支付交易額連續5年增速超過100%,遠高于網絡經濟49.2%的增速。2009年中國互聯網支付市場規模達到5766億元人民幣,而參與其中的企業也達到300多家。